报告指出:全球中产阶级的数量是10亿人,他们的财富在1万到10万美元之间。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自2000年以来翻了一番,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按照报告的定义,财富为1万至10万美元属于中产阶层,全球共有10亿人。
报告说,中国内地个人平均净资产2000年以来迅速增加,从5670美元达到2014年的大约2.13万美元;个人资产中值为7033美元。2010年以来增加的主要因素为人民bi升值。
中国家庭财富总额全球排名第三,比第二位的日本少8%,比第四位的法国高44%。相比其他主要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家庭资产以金融资产比例较高,占49%,原因是储蓄率高。
报告说,中国居民个人实物资产为1.09万美元,包括私有房和农村土地等资产。个人平均负债为1600美元,占总资产的6%。虽然负债比例相对较低,近年来却快速增长。报告统计,中国资产为1万至10万美元的中产阶层比2000年翻了一番,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今年五月,就有台湾地区专栏作家黄承富提及中国大陆中产阶级的崛起,靠实业起家的不是占多数,反而是靠投资或说是投机崛起,像是公开市场交易的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及其他金融性理财产品,以及投机性房产。
先富裕起来的都是哪些人?
他认为:中国大陆中产阶级行业主要集中于金融、贸易、制造业这三个比较传统的领域。
黄承富提到,至2013年末,中国大陆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约94.1万亿元人民bi,较2012年的83.1万亿元人民bi增长了13%。其中,中产阶级掌握的私人财富快速增长。2010年-2012年分别达到15.5%、16.1%、16.4%,2013年比例增长到16.6%,人均可支配的投资资产达130.8万元人民bi,约650万台bi,这一资料显示,私人财富向中产阶级聚集的态势非常明显。
同时,越来越多的女性跨进富裕人群行列,中产阶级人群在男女比例分配上为54.7%和45.3%,相较2012年的55.3%和44.7%的比例分配,差距正在缩小。
还有,从年龄上看,30-50岁之间的人群占到六成,其中30-39岁的人群占比34.3%,成为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正处在智力、体力与经验积累的高峰时期,同样也处在职业发展或者创业的黄金时段。再从学历上看,中产阶级学历都普遍较高,大学及大学以上的学历占了67.3%,总占比超过2/3,文化程度越高,创造和获得财富的能力相对较强。
事实上,之前也早有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财富最为高度集中的国家。中国财富向富人的集中度正在以年均12.3%的加速度在增长,是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
据中国国内的一份报告,则清晰地表明了社会财富集中在什么人手上。据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国社科院等部门一份联合调查报告的数据,截至2006年3月底,中国内地私人拥有财产(不含在境外、外国的财产)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有27310人,超过1亿元以上的有3220人。在超过1亿元以上的富豪当中,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他们占据了亿元户的91%,拥有资产20450余亿元。而考证其资产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权力资本。
中国富翁的财富主要来源:地产、金融、股市、矿产
在五千年的历史上,中国人的财富从来没有像最近这几年这样迅速地增长。
中国国民财富的增长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不是在各个领域齐头并进地增长,而是在几个特定的领域和板块中迅速膨胀。中国式国民财富的寻宝图上大大地写着这几个字:地产、金融、股市、矿产 资源。它们是本轮国民财富增长的“四大金刚”。
我们以比较容易估算的房产为例,全国现有住房总面积超过300亿平方米,如果以均价1500计算,仅住房一项,就聚集了至少45万亿的财富。事实上,仅上海一城,最新的居民住房总量应该有近3亿平方米,平均价格超过1万元,这样算下来,总值大约3万亿元。如果把价格更高的写字楼、商铺等计算在内的话,总值将更高。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出现了全国性的房价上涨,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房价一年数变,假设全国房价平均上涨500元,则因此增加的财富总额超过15万亿,人均超过1万元。
除了房产,股票市场是另外一个造富基地。仅仅在2年多前,A股总市值仅为3万亿元,而今天,由于股价指数从1000点一路高歌猛进到6000点,再加上一大批“巨无霸”连续上市,A股总市值已经近29万亿元。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个人投资者在这一轮牛市里获益不浅,仅仅根据公开数据,炒股炒成身家上亿的也不在少数。
地产何以成为财富头牌
在这“四大金刚”中,地产是头牌。2002年的前100位富豪中,有40余人涉足地产,而全球富豪榜中,前500位富豪只有大约30人是地产商。
当时依据的是2002年的富豪榜,而在2007年的榜单中,这种趋势更明显了:前100位富豪中,有48人与地产直接相关,占了近乎半壁江山。
地产业盛产富豪并不是因为这个行当的人比其他行当的从业者聪明或者踏实肯干,而是基于中国地产行业的制度设计。
中国地产用的是“香港模式”。这个模式大致上是,地产商从政府手头批发到70年使用权的地皮(1997年之前,香港是英国从中国手中“租赁”过去的,所以当时的香港政府并不具有土地的所有权,而只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所以从理论上讲,它只能卖一定年限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然后,开发成楼盘,再把地皮70年的使用权与地上建筑一并零售给购房人。
一般说来,地上的建筑部分不会增值,相反,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耗损而减值。另外,由于建筑材料全国价格大同小异,设计师、建筑工人的人力成本相差也不是很大,如果我们在一个小县城拷贝一座一线城市的房子,地上成本应该差不太多。但是,房价的差别可能会超过10倍。房子不断涨价的原因不在地上的建筑部分,而在地皮。
地皮为什么会升值?剔除需求因素增长等因素之后,我们会发现,市政建设会让地皮迅速地升值。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地铁沿线的房价明显地比其他地方房价高。
而在一个经济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政建设一般也会迅速发展,这就让不少地皮搭了市政建设的“顺风车”。由于具有信息优势以及强大的游说能力,地产商能比较充分地、集中地分享市政建设带来的收益。这样,公共的支出(市政建设)最后会表现在地产商的财务报表的收益中。这是地产商拿到的一笔钱。
地产商并不需要特殊的牌照,既然有如此好事,大家当然都争做地产商,从理论上讲,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地皮的批发价格就会体现市政建设的未来收益,这样地产商也就无利可图。
事实不是这样的,在“香港模式”下,由于土地是成片批发,这就等于设置了事实上的门槛,那些资金不够雄厚的个人或者开发商连进场参与竞价的机会都没有。于是,土地批发的市场其实是个非充分竞争的市场,大批无批发实力的机构和个人只能在“零售市场”上买到一小块地皮,而这个零售市场则是充分竞争的。庞大的批发零售差价,是地产商拿到的第二块奶酪。
有了“市政建设”与“地皮的批发零售差”这两块收益,中国的地产商还受益于最近几年爆发的住房需求,这种需求一方面跟城市化进程有关,一方面跟在福利分房时期形成的长期历史欠债有关;此外,房产投资让需求进一步放大。这些因素齐聚在一起,使得地产商成为本轮财富大爆炸中最大的受益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