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殇国际
标题:
首部《星战》,竟被这样吐槽
[打印本页]
作者:
WTWZML
时间:
2016-1-13 18:59
标题:
首部《星战》,竟被这样吐槽
当年的国内舆论,主要存在两种吐槽角度。第一种角度,针对的是电影内容。
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幻界长期模仿苏联,旨在向“接班人”描绘美好的“未来世界”,激发其对未来的憧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1956年发表的《割掉鼻子的大象》。这篇科幻小说刊登在《中学生》杂志上,作者幻想了1975年的美好中国:这一年,中国人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培养出了跟大象一般大的猪,重达十二吨半。小说获得了中国儿童文学奖。①
“文革”结束后,关于“科幻该描写什么”,科幻界内部出现了巨大分歧。部分科幻作家认为,“科幻”属于文学,不负担对儿童的科普义务,更不是为了预见美好未来;也不只是“儿童文学”,还可以借未来批判现实。1980年发表的《月光岛》,就是这种类型的“科幻小说”——主人公因政治问题被下放到荒凉的月光岛,用“生命复原素”复活了自己的恋人,并在这里碰到了外星人。最后,恋人选择了与外星人一起离开地球,永远不再回来,因为“地球人还未脱离动物的状态,野蛮!愚昧!自私!偏狭!虚伪!怯懦!残暴!粗野!……”②
但主流科幻界仍坚持认为,“科幻”首先必须是“科学”,其次必须是“童话”。按这个框框,号称“中国科幻文学之父”的郑文光,当年曾猛烈吐槽《星球大战》:
“世界上最卖座的电影,前七部里就有五部是科幻电影。卖座率最高的是《星球大战》,第二个是它的续集《帝国反击战》。……这些科幻电影基本上是武力打的。《星球大战》象我们拍摄的功夫片,就是打斗,但它用的武器是激光剑。影片很热闹,但这没有多少科学意义,也不能说明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现在世界上大部分科幻小说是这样,没有什么科学价值,也没有什么文学价值。它有的是商业价值,这是西方所追求的东西。在我们中国,不应该只去追求这种商业价值,……应该突出革命理想主义。……科幻小说是写给少年儿童看的,……要想到对孩子们的教育意义,教育他们勇敢,不屈不挠,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劳动。”③
科学家钱学森对《星球大战》这类影片也很反感,吐槽说:
“文革”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科幻作品《割掉鼻子的大象》
“文革”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科幻作品《割掉鼻子的大象》
“科学幻想这一类影片可以搞,但它应该是科学家头脑里的那种幻想。……应该搞那些虽然现在还没有搞出来,但能看得出苗头,肯定能够实现的东西。……现在搞科学幻想片,太长远的东西是次要的,主要应配合四化,搞2000年的嘛。文艺界的朋友对太空的东西很感兴趣,但这不是我们的重点,……这不是好题目。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到了2000年是个什么情况,要给农民一个远大的理想,这是个好题目。”④
按钱的看法,《星球大战》不是好的科幻影片;好的科幻影片,应该展望一下2000年时,中国农民将过上怎样的幸福生活(此外,钱也支持拍摄气功类的“科幻影片”)。这场吐槽,刊登在1981年3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上。
针对观众吐槽:他们对现实失掉了信心,所以逃进电影里寻求安慰
第二种吐槽角度,针对的是美国观众的疯狂观影现象。《人民日报》最先开吐,1978年7月24日刊文称:
“这部耗资近千万美元的影片,仅仅映出五个多月,就获得了近两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成为‘美国电影有史以来卖座率最高的一部影片’。……这样一部影片如此‘卖座’,反映了美国广大人民对现实的不满,他们希望从虚无缥缈的幻境中寻求慰藉。”⑤
这段内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针对《星球大战》的“标准吐槽”。1980年,电影同名小说在国内翻译出版,译者在《后记》里特别说道:“千百万美国观众涌进影院,沉醉在这部充满了复杂的特技表演和纯洁高尚的感情的影片的声光色彩之中。他们在逃避什么,难道还不发人深思么?”⑥剧作家羽山1981年出版专著《惊险电影初探》,谈到《星球大战》卖座的原因,也吐槽说:“我认为这主要反映了西方国家人民对他们所处的社会失掉信心,看不到前途,西方科幻片投合了这种逃避现实的思潮。”⑦
到1983年,因为“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的缘故,对《星球大战》的吐槽陡然升级。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学院院长钱钟韩的吐槽最具“脑洞”:
“西方科幻小说很多是写未来社会的。它们按照资产阶级利益、资本主义制度的利益来推测未来世界……他们写的未来世界包括星球大战,这个星球大战完全没有科学根据。星球大战是一个星球的生物在侵略和压迫另一个星球;即使人类开展了星际航行,甚至跑出了太阳系,他还是要到那里去进行剥削、压迫,去和其他有智慧的生物互相残杀。这样说来,剥削制度是永存的、宇宙性的。他们所描绘的未来世界就是星球大战,或由一个星际帝国好像封建皇帝一样统治其他星球。……但对我们来讲,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看到自己的光明前途。因此这类作品对我们有什么用呢?”⑧
值得注意的是,《星球大战》前三部并没有在中国上映。当时能直接在大荧幕上看到《星战》电影的人很少,主要是出国访问人士。如1978年10月份,“中国新闻代表团”在美国休斯敦看了《星球大战》,但“我们代表团的同志对这部片子的评价都不那么高”。⑨1980年国防部长耿飚访美,应卡特总统夫妇之邀,在白宫观看了《星球大战》的续集《帝国大反击》,当时正值中苏交恶,耿飚此行,也与美方讨论了共同遏制苏联的问题,但据说美方“因怕过分刺激苏联,不愿将看电影的情况对外公布。”⑩直到90年代,才有一些国内电视台开始译制播放《星战》;1999年,《星战》第四部才正式进入中国电影院。电影未引入中国,而吐槽已然如此,也是引人深思的一件事情。
1980年,国防部长耿飚率团访美,观看美军飞行表演。此次访美,耿飚还受邀在白宫观看了《星战》第二部
1980年,国防部长耿飚率团访美,观看美军飞行表演。此次访美,耿飚还受邀在白宫观看了《星战》第二部
注释
①迟叔昌、于止,《割掉鼻子的大象》,收录于《儿童文学选·1956》,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P512-524。②金涛,《月光岛》,《科学时代》1980年1-2期。③郑文光,《谈儿童科学文艺》,收录于《作家谈儿童文学》,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P40-49。④霍有光/编,《钱学森年谱 初编》,1981年3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P376。⑤《〈星球大战〉为什么轰动美国?》,人民日报,1978年7月24日。⑥(美)卢卡斯/著、胡捷等/译,《星球大战》,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P245。⑦羽山,《惊险电影初探》,群众出版社,1981,P104。⑧钱钟韩,《关于科技刊物清除精神污染的问题》,1983年11月8日在江苏省自然学科学术期刊编辑业务研讨会上的发言,收录于《钱钟韩教授文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P213-214。⑨王若水,《美国一瞥(三)》,人民日报,1978年10月19日。⑩孔祥琇,《耿飚传(下)》,解放军出版社,2009,P458。
————————————————
扫描二维码,关注“腾讯历史频道”微信公众号(微信id:tengxun_lishi),或在微信中搜索“腾讯历史频道”,可以获取更多靠谱的历史资讯。
今日公众号推送:
中国古代不存在“农民起义”| 争鸣
往期推送文章(进入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历史文章”):
◆林彪如何评价黄永胜的私生活糜烂?/◆知青们,别再说什么“青春无悔”了/◆孙中山请美国监管中国五年?/◆***临终时,想对叶剑英说什么?/◆曾经有一种“尿素裤”,只有中国干部穿得起/◆朝鲜能造出核武器,从哪里搞来的技术?/◆得知周恩来去世,***有什么反应?/◆洪秀全自定标准:朕每天能吃几斤肉?/◆蒋介石诗作十首,你肯定没见过/◆得知林彪摔死,周恩来是什么反应?/◆为让日本道歉,韩国做了什么/◆房子70年产权,怎么定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能操控世界?
不管什么时候的科幻电影,我都喜欢的
作者:
可以啊喂
时间:
2016-1-13 19:13
“科幻”展开就是“科学幻想”,“幻想”本身已经限定在“科学”的范围内,你可以不科普,但你不能出错。而没有科学辩证思维的幻想大部分是错的。
作者:
魅妖凌夜
时间:
2016-1-14 11:34
这位楼主,你把下面不必要的文字一起复制过来了,不带后面会手疼不成
欢迎光临 梦殇国际 (https://714.hk/)
Powered by Discuz! X3.4